當前位置: > 2013華沙世界氣候大會 > 正文
通往巴黎新氣候條約之路:華沙能夠做什么?
2013/11/20 15:54:22 http://m.yuepinyueyou.com/ 綠色和平 李碩
一年一度的聯(lián)合國氣候大會于上周一(11月11日)在波蘭首都華沙開幕。2011年底,德班氣候大會通過決議,要求談判各國在2015年底前達成關于2020年后各國減排目標的新氣候協(xié)議。因此,此次華沙氣候大會被各方視為是承上啟下的重要坐標點。
今年九月,聯(lián)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第五次評估第一工作組報告明確指出:為了保證全球升溫控制在2℃安全線內,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必須盡快達到峰值,并且迅速向零排放過渡。
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2009年哥本哈根達成的2020年前各國的減排目標完全不足以減緩氣候變化的趨勢。因此,在今年的華沙和明年的利馬會議上,最艱巨和關鍵的任務是如何吸取哥本哈根的教訓,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角度出發(fā),讓各國提出的2020年后的減排目標具有足夠的力度來應對氣候變化。
以此為出發(fā)點,首先,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需要明確“何種目標”的問題。依據(jù)2010年德班決議要求,后2020時期所有國家都應當承擔減排義務,這就導致各國做出的減排目標將不可避免的多元。因此,各國之間需要建立一個清楚的承諾參照系,并在主要國家之間形成共識,才能確保未來氣候條約的清晰和可對比。
氣候談判進行近20年,各國做出嚴格意義上減排目標承諾只有兩次先例,即《京都議定書》承諾期下的有法律約束力量化減排目標,以及哥本哈根承諾。這兩次先例應當為后2020時期的減排目標提供借鑒。
對于《聯(lián)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附件一國家如美國、澳大利亞、歐盟等發(fā)達國家,他們應該做出在力度和范圍方面不低于已有目標的承諾。而非附件一國家的排放大國比如中國、巴西、印度、南非也需要承擔其相應的減排目標。“共同但有區(qū)別的責任”原則應該怎么指引現(xiàn)實,減排目標形式是否應從相對目標轉為絕對目標,除溫室氣體外,可再生能源、能效等目標是否也應被納入考慮,這些問題都需要在華沙和利馬交出答卷。
其次,對于2015年新氣候條約,也需要在華沙明確“何時承諾”的工作路線圖。德班決議為談判設定了2015年的底線,若尊重這一決定,避免哥本哈根最后的“驚魂時刻”,就應該在2015年底之前的足夠時間里將各國減排承諾攤放在桌面上。這個“提前量”的設計又需要精妙的政治推敲。
最后,對于2015年新氣候條約還需要明確“如何落實和評估”,即如何落實和評估各國提出的2020年后的減排目標。從落實方面來講,國內減排是各國在國際氣候談判占領制高點的基本籌碼。面對氣候談判的外在壓力,國內政策必須及時足額地準備好“家庭作業(yè)”,以應對從華沙后開始提速的談判節(jié)奏。而從評估來看,一個對承諾的評審過程應該被建立起來,以保證各國承諾的清晰度。在這一過程里,如何設計評審過程,以保證承諾的公平、有效將是關鍵。
如此看來,氣候談判之路雖然承載了無數(shù)人應對氣候變化的殷切希望,卻依舊路漫漫,道阻且長。